大班数学教案《8的分解与组成》

网上有关“大班数学教案《8的分解与组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大班数学教案《8的分解与组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8的分解与组成》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数学教案《8的分解与组成》 篇1

 一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8的分解组成 ,掌握8的7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

 3 、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学习并记录8的7种分法。

 难点:总结归纳8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

 三、活动准备

 1、8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教学视频一个。

 2 、若干小矮人和小房子。

 3、数字卡片若干 。

 四、活动过程

 (一) 、问答形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如:

 师:小朋友们,咱们之前学过7的分解组成,我们来复习一下好不好?我来问 ,你来答,7可以分成3和几?孩子:你来问,我来答 ,7可以分成3和4。(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二)、学习8的组成和分解 。

 1、故事导入。教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 ,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 ,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你们看,他们来了。

 提问:

 〈1〉来了几位小矮人?

 〈2〉8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 ,该怎么住呢?引出课题《8的分解与组成》 。

 2 、幼儿动手操作,把8张小矮人卡片摆一摆,记一记来思考8的多种分法 ,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

 〈1〉把幼儿分成2组,每3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总结8的7种分法:

 8 8 8 8

 ∧ ∧ ∧ ∧

 1 7 2 6 3 5 4

 7 1 6 2 5 3 4

 3 、引导幼儿观察8的分解式 ,发现总结8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1 ,即递增递减规律 。

 8

 ∧

 1 7

 2 6

 3 5

 4 4

 5 3

 6 2

 7 1

 (三)、巩固练习

 1、卡片填数

 8 8 8

 ∧ ∧ ∧ ………

 5()7()5()

 3 、8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教学视频。

 (四)活动延伸

 1、火车开了。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 ,找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8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 ,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 、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 ,学习并掌握了8的7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 ,还发现和总结8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 ,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 ”;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

 大班数学教案《8的分解与组成》 篇2

 活动目标

 学习8的组成与分解 ,掌握8的7种分合式。

 理解8的加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掌握2—7的分合 。

 课件准备:“去游乐场 ”情景;“8的分合”组图;“游乐场真开心”情景。

 活动过程

 出示情景“去游乐场 ” ,引导幼儿利用已有经验尝试8的分合。

 ——今天熊猫奇奇和妙妙去游乐场玩,售票员说,小朋友必须通过一个智力关卡才能进入游乐场 。

 ——原来是要说出8的分合式 ,你能试试吗?

 小结:8有7种分合 。

 出示组图“8的分合”,引导幼儿理解8的加减算式。

 ——8可以分成1和7,所以1和7合起来是8 ,我们可以得出算式1+7=8,根据算式的互换规律,可以推出另外一个算式7+1=8。根据8的分合和加法算式 ,我们可以得出算式8—1=7,根据算式的互换规律,可以推出另外一个算式8—7=1 。(依次类推说完8的'所有加减算式)

 出示情景“游乐场真开心” ,鼓励幼儿根据提示写出算式。

 ——我们帮助奇奇妙妙进入了游乐场,他们玩得真开心呀,我们来看看游乐场的小道具的排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吧!

 ——这些道具列成算式可以怎么写呢?

 组织玩游戏“拍拍手 ” ,引导幼儿进一步巩固8以内的分解与组成。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

 ——老师先说一个数字 ,然后拍手,老师拍完你们拍,你们拍手的次数与老师拍手的次

 数合起来要是老师说的数。比如 ,老师说5,拍手3下,你们就拍手2下。

 2 、教师说数字“2—8” ,带领幼儿玩游戏 。

 大班数学教案《8的分解与组成》 篇3

 活动意图: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低幼个性特点开展了此次活动《8的组成与分解》,激发幼儿的思维 ,激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巩固8的分解与组成,为计算打基础 。

 2、培养幼儿分析 、判断、推理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

 活动准备:

 演示板、数启操作盒(雪花片)白纸 、铅笔。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有序地取智慧盒入座。

 二、回忆8的组成

 1 、碰球游戏 ,碰数字8

 1球碰几球?

 1球碰7球 。

 3球碰几球?

 3球碰5球……

 2、游戏复习8的组成。

 三、学习8的分解与组成

 1 、出示数启演示板,利用演示板的方格,分别将两种颜色进行摆放。

 2、根据不同的分法 ,将它们念一念 。

 3、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算式 ,以此类推。

 4 、公园里有8只小兔,被大象请走了3只,剩下来还有几只小兔?

 5、这道题先告诉我们什么?后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算什么?用分解怎么去分?8可以分成3和5。请个别幼儿列式:8、3 、5 以此类推 。

 6 、观察8的分解与组成示意图 ,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递增、递减、互补 、互换的关系。

 四、幼儿操作,提升经验

 幼儿开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尝试在白纸上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列出正确的算式。

 活动反思:

 幼儿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课堂上幼儿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 ”,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幼儿进行思考 、探究、交流 ,关注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 、思维等方面 。活动穿插游戏或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得到提高。

关于“大班数学教案《8的分解与组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书柳的头像
    书柳 2025年10月11日

    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书柳”

  • 书柳
    书柳 2025年10月1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大班数学教案《8的分解与组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大班数学教案《8的分解与组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 书柳
    用户101107 2025年10月11日

    文章不错《大班数学教案《8的分解与组成》》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乐信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