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国家减免税款怎么做账务处理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国家减免税款怎么做账务处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下内容有(如果是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直接减免(法定减免)的则不作账务处理)有关其他减免符合见内容见分录? ?
? 新准则下减免税会计和税务处理分析对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纳税人需根据具体情况作相应的会计和税务处理 ,比如,在《企业会计制度》下,企业收到的即征即退 、先征后退、先征税后返还的增值税应计入“补贴收入”科目 ,但新《企业会计准则》则规定计入“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科目 。由此可见,新《企业会计准则》核算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规定有别于《企业会计制度》。那么,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 ,企业究竟应该如何核算享受的各类税收优惠?核算方法与原《企业会计制度》又有那些显著区别?
一、按照《企业会计制度》核算的特点
在《企业会计制度》下,对于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应区分所享受优惠的性质、税种及所属期间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以下按税种分别分析如下。
1 、增值税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企业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税后返还”的增值税时,应借记:“银行存款 ”,贷记:“补贴收入”;如果是国家有关税收法律 、法规规定直接减免(法定减免)的增值税 ,则应作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贷记:“补贴收入 ”的会计处理。
必须注意的是,对直接减免和即征即退的增值税,应并入企业当年(税款所属年度)利润总额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对先征后退和先征税后返还的增值税 ,应并入企业实际收到返还或退税款年度的企业利润总额交纳企业所得税 。
2、消费税、营业税 、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实际收到“即征即退 、先征后退、先征税后返还”的消费税、营业税 、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时,如果属于当年度的减免税 ,则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营业税金及附加 ”;如果是属于以前年度的减免税,则借记:“银行存款” ,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如果是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直接减免(法定减免)的则不作账务处理。
从上述分析可见,对于减免的消费税 、营业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不管是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还是不作账务处理,最终均是将免征的税款体现为收到退税款或不作帐务处理当年度的利润(即本年利润) ,但必须注意的是,如果是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则不是增加当年度的利润 。
3、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税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企业实际收到“即征即退 、先征后退、先征税后返还”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税时,如果是属于当年度的减免税,则借记:“银行存款 ”,贷记:“管理费用”;如果是属于以前年度的减免税 ,则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如果是国家有关税收法律 、法规规定直接减免(法定减免)的则不作账务处理。
从上述分析可见,不管是计入“管理费用 ”还是不作账务处理 ,最终均是将免征的税款体现为收到退税款或不作帐务处理当年度的利润(即本年利润) 。但必须注意的是,如果是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则不是增加当年度的利润。
4、所得税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实行所得税先征后返(政策性减免)的企业,应先按照规定计提和缴纳企业所得税,在实际收到返还的所得税时再冲减收到退税款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作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所得税 ”的会计处理。但如果是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直接减免(法定减免)的则可以不作账务处理,从而直接将税前利润变成税后利润 。
不管是冲减收到退税款当期的所得税费用还是不作账务处理 ,最终均是将减免的所得税体现为增加企业的税后留利。但必须注意的是,如果减免的所得税是有指定用途的政策性减免,则企业应该将减免税额直接记入“资本公积”。
二 、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核算的特点
对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会计处理,新《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 ,既有很大的变化和区别,但也有共同之处,以下从三个方面予以说明 。
1、最大变化为简化会计处理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应用指南的规定 ,企业按照“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办法收到的税收返还款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企业的一种政府补助,此类补助属于补偿企业已经发生的相关费用,与收益相关 ,所以,应在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作借记:“银行存款 ” ,贷记:“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必须注意的是,新《企业会计准则》没有区分具体情形,统一规定在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由此可见 ,对企业享受的“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 ”的税收优惠,新《企业会计准则》没有明确区分所享受优惠的性质 、税种及所属期间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仅是规定按照收付实现制的原则于收到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必须注意是,新会计准则还规定 ,按照销售量和补助定额来计算的政府补助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来确认),由此可见,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会计处理进行了简化 ,这也是新《企业会计准则》区别于《企业会计制度》的最大特点和最大变化。
2、直接减征、免征等情况的会计处理变化不大
税收优惠除“先征后返(退) 、即征即退”外,还包括直接减征、免征和增加计税抵扣额及抵免部分税额等形式,对于企业享受的这些税收优惠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应用指南的规定,不作为该准则所规范的政府补助的范畴 。笔者认为,对于此类税收优惠 ,除必须按比例计算减征幅度或免征额度、计算增加的计税抵扣额及计算抵免部分的税额而必须进行的会计处理以外,可以比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不做计提和交纳相关税款的帐务处理。但必须说明的是,如果是国家有关税收法律 、法规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 ,仍需作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贷记:“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 ”的会计处理,此处仅是将原《企业会计制度》下运用的“补贴收入”科目改为“营业外收入”科目。
3、计征所得税的规定没有变化
不管是新、老《企业所得税法》,对于企业享受的各种税收优惠 ,除减免及返还的所得税及国务院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有指定用途的减免及返还的税款以外,一律都应并入企业当年度(或处理年度)的计税所得额,照章计交企业所得税 。所以 ,不管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还是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对于企业享受的各种税收优惠,除减免及返还的所得税及国家规定有指定用途的减免及返还的税款外 ,均应并入企业计税所得额,作计交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但必须注意的是,对企业享受减免及返还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新《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没有变化。对实行先征后返(政策性减免)而收到返还的所得税冲减收到退税款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对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直接减免(法定减免)的则不作账务处理,即不管是冲减收到退税款当期的所得税费用还是不作账务处理 ,最终均是将减免的所得税体现为增加企业的税后留利 。但如果减免的所得税是有指定用途的政策性减免,则企业应该将减免的所得税额直接记入“资本公积”。
关于“国家减免税款怎么做账务处理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野渡舟横”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国家减免税款怎么做账务处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国家减免税款怎么做账务处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章不错《国家减免税款怎么做账务处理》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