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陈氏继铭公嗣始建于何时?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陈氏继铭公嗣始建于何时?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陈家祠堂
坐落于广州市中山七路的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 ,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联合建造的,是广东省著名的宗祠建筑 。陈家祠堂的建筑结构可分为三轴 、三进 ,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祠堂的每进之间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庑巧妙地联接起来。整个祠堂共有九座厅堂,其中各种各样的装饰随处可见 。院落、祠堂的整体布局上下对称 ,殿堂楼阁,虚实相间,气势雄伟。
广州陈家祠景点介绍
广州陈家祠堂(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又称陈氏书院 ,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是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宗亲捐资兴建的合族祠。陈家祠坐北朝南,占地15000平方米 。其中主体建筑平面呈正方形 ,面宽和纵深均为80米,总面积6400平方米。
广州陈家祠作为典型的南方祠堂建筑,其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可谓集广东民间工艺之大成 ,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 、保存最完整、装饰最精美的古代艺术建筑,是广东民俗文化的代表性建筑,以“古祠留芳”为名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 ”。
广州陈家祠堂(陈家书院)其内外建筑构件上巧妙地采用了木雕、石雕 、砖雕、陶塑、灰塑 、铜铁铸等工艺装饰 。图案题材广泛 ,造型生动逼真,雕刻技艺精湛,用笔简炼粗放却又精雕细琢。可以说 ,陈氏书院不愧为一座宏伟瑰丽的民间工艺建筑宝库。
整座建筑以中路为主线,两边厅堂、厢房围合,院廊穿插。每座单体之间以青云巷相隔,长廊相连 。大小十九座建筑纵横规整 ,布局严谨对称,空间宽敞,主次分明 ,厅堂高大雄伟,廊庑秀美,庭院幽雅 ,是极为典型的广东民间宗祠式艺术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的明珠。
1959年,陈氏书院被辟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以搜集、保藏、研究和宣传展览广东地区历代各类民间工艺品为主,兼及全国各地民间工艺品。陈氏书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评为“广州十大旅游美景”之首 。
陈家祠之所以成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主要是因为有"三雕三塑一铸铁"。"三雕"是指门口石狮 、石鼓等石雕;左门两边墙壁嵌砌的砖雕,左为《水浒聚义厅》,右为《刘庆伏狼驹》;以及进门四件大屏风的木雕(包括浮雕、通雕等),木雕在陈家祠处处可见 ,斗拱昂梁是陈家祠的木雕艺术精品的具体体现。"三塑"是指陈家祠房顶上处处可体现出来的彩塑、灰塑和陶塑 。"一铸"是指陈家祠内高超的铸铁工艺品。
关于“陈氏继铭公嗣始建于何时?”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孤光自照”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陈氏继铭公嗣始建于何时?”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陈氏继铭公嗣始建于何时?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陈...
文章不错《陈氏继铭公嗣始建于何时?》内容很有帮助